第694章 上京赴任(求月票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几日过去,探子将急奏送回京城。   尽管弘治皇帝和百官,对京营二十万大军给予厚望,笃定能胜鞑靼。   毕竟,鞑靼只有十三万兵力,京营有二十万兵马。   可当看见王守仁的捷报时,弘治皇帝震惊得张着嘴巴,仿佛钉在心口十八年的利刺,被拔了出来。   这种舒服的感觉,难以用言语来言表。   “陛下,这是大喜啊!”   “鞑靼疆域重归大明,九边必定长治久安。”   大臣们激动得声音颤抖,看到王守仁所写,斩杀鞑靼五万七千八百余人,斩杀达延汗和王储十七人。   天大的捷报!   萧敬把疏奏递下来,严成锦看见,王守仁详细讲解了老爹和朱厚照的功劳。   刘健适时躬身:“太孙可立,太子不可废,请陛下收回成命。”   达延汗率残部往北遁逃,遭遇威武大将军截杀,成功阻止达延汗逃脱。   弘治皇帝惊讶之余,竟也有一丝自豪:“是朕太轻率了,废太子的旨意废除,命光禄寺准备祀典,朕要册封皇孙为太孙。”   严成锦躬身:“陛下,安定侯的失责之罪?”   弘治皇帝放下疏奏道:“自从宁夏地崩后,不仅是宁夏,还有花马池至灵州,地域宽延,寇毁墙入,固原、庆阳、平凉、巩昌皆受患,亟需整饬。   安定侯功过相抵,仍为三边总制,传朕旨意,不必回京了。”   严成锦希望老爹回来探亲一趟。   守九边比守孝还惨一些,是不能回来了。   鞑靼虽然被大明征服,但还有西北的瓦剌!   “臣谢陛下恩典!”   一晃过去月余,朱厚照和王守仁出现在京畿的大道。   陛下给的期限,过去了一个月,朱厚照非但不着急,还磨磨蹭蹭,生怕提前回到京城。   王守仁每次催促,皆被朱厚照一句又不是废你你急什么,噎了回来。   京城的街道,繁华的楼宇雕梁画栋,车水马龙。   王守仁提醒道:“入了宫里,殿下不要领兵一事,惹百官口伐。”   ”你想独吞本宫的功劳?“   “臣不敢。”   高凤先一步入宫禀报。   知道王守仁班师回朝,弘治皇帝命司礼监准备仪仗,率领百官在午门迎接。   等了半个时辰,才听见踏踏踏的马蹄声。   王守仁和朱厚照在百步之外下马,大步地走上前来,朝弘治皇帝行礼。   “威武大将军见过陛下!”   弘治皇帝嘴角狠狠抽搐了一下,笑容僵硬在脸上,火气直冲天灵盖。   百官叹息几声。   严成锦微微抬头,几日不在京城,这厮变更聪明了。   “殿下故意激怒,想让陛下废除太子之位,反当威武大将军,陛下莫要上当。”   王守仁心惊肉跳,躬身道。   “朕当然知道!”弘治皇帝咬着牙齿,吐出几字:“太子私逃出宫,不受皇命,此乃大逆,厂卫拖至奉天殿,杖刑伺候!”   萧敬递过一个眼神,厂卫忙将朱厚照拖下去。   朱厚照被拖过严成锦身边时,小声道:“老高,刑毕来东宫,本宫有要事与你商量。”   陛下正在气头上,严成锦才不想去东宫那鸟不拉屎的地方。   弘治皇帝恢复和颜悦色,对着王守仁道:“王卿家立了大功,想要什么?”   刘健心头微动,陛下赏赐向来吝啬。   极少会让臣下主动张口索要。   王守仁躬身道:“臣为官时,便立志,为万事开太平,此乃臣分内之事,陛下无需特例独行。”   “兵部侍郎尚缺,不如让王守仁任兵部侍郎?”谢迁道。   王守仁官职为大理寺少卿,是正四品。   六部左右侍郎是正三品,正好官进一品,兵部右侍郎缺员,正好填补空缺。  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:“朕正有此意,敕封王卿家为兵部右侍郎,说来,张尚书应该快到京城了吧?”   张尚书就是张敷华,乃是南京兵部尚书。   被弘治皇帝调来京城,任兵部尚书。   严成锦看过此人的宗卷,张敷华的父亲张洪,在土木堡之战中,救英宗于危难之中,一战成名!   张敷华不折不扣的儒将之后,传闻会兵法会治水。   曾治理扬州府水患,在南京的官声极好,比柴升要强些。   刘健笑吟吟地道:“张大人应该也到京畿了。”   ……   东安县,官道。   一头老马拉着马车,马车上的漆色斑驳,后头跟着几辆牛车,车上除了几个大木箱,就是粗布包裹的行礼,简朴至极。   张敷华北上赴任,路过道边的酒肆和客栈,仅仅吃一盆热面和一杯热茶。   强盗们跟了他三里路,最后还是放弃了打劫的念头。   太穷了,不值得出手。   车帘被撩开,张敷华还算儒俊的脑袋探出来,就是有些苍老。   “咳咳,停车,老夫行个方便。”   管家勒住缰绳,马车停了。   一行人有护卫十五人,婢女五人,加上妻儿老小,不出四十人。   走到官道边上,张敷华眺望而去,一片沃野竟显荒芜,他站着岿然不动。   管家见他半天不方便,催促道:“老爷,一会儿还要去看汪神医呢,晚了惠民药局要下值。”   张敷华背负着手,头也不回道:“派人,去把东安知县找来。”   不多时,一个穿着青衣的老头坐着轿子赶来,见此人行头简陋。   马车也仅有一匹,仆从不过十余人。   这些年,路过东安到京城赴任的京官,吴卓见得多了。   就算是来京城赴任,看这配额,也是七品芝麻官,东安在京畿内,算起来,他也是京官。   吴卓躬身笑道:“兄台路过东安,实乃吴某荣幸,不如到府衙,小酌两杯?”   张敷华板着脸,冷声叱责:“这田地如此肥沃,为何荒芜!”   听出问罪之意,吴卓有些不高兴了。   同是七品芝麻官,你搁着给本官指手画脚?   “此事兄台恐怕管不了,还是尽早入京赴任吧,告辞!”吴卓懒得伺候。   张敷华转过身来:“大胆!本官在问你话,何时准你离去?”   护卫拦着吴卓,拔出刀剑来,仿佛吴卓敢走,真会砍死他。   衙役看架势不对,也抽出佩刀,白刃互向。   张敷华不想闹出人命,抬手制止衙役:“本官是新任兵部尚书,张敷华。”   听说柴升被贬,两月前,陛下新任南京的兵部尚书。   吴卓再看向这个老儒生时,依旧觉得不可能。   二品官员,一月有一百二十石俸禄,何至如此落魄?   “本官问你话。”   吴卓微微躬身:“回禀张大人,这些是皇庄,下官管不着。”   张敷华怒意消散许多,管皇庄的宫中太监,地方官不敢管。   “严成锦在各府县州,设御史衙门,未禀报此事?”   “不是,御史只管钞关税赋,来往东安的车马太多,有所疏漏,且百姓也不愿耕种皇庄。”吴卓小心翼翼道。 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。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: 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sww.cc。趣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qsww.cc 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